文 | 挪威
第 346篇文章
当代互联网最魔幻的奇观之一就是:
A在网上写了一篇文章控诉B,群众闻之泪流,闻之血脉喷张,于是疯狂地去网暴B,杀了他,活剥了他,操,埋了他。
等到大家发现B好像也没有那么可恶,甚至没有错的时候,群众(可能是另一波)又反过来网暴A,垃圾!去死!妈的利用别人的善意,天打五雷轰!
具体体现在罗冠军事件中就是:前期网暴罗冠军,后来他说自己已经「社会性死亡」,这个词的概念大概相当于臭名昭著,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想杀了这个人,至少也让他活得不安分.
后来罗冠军事件的女方梁颖发表道歉声明,事件反转,于是梁颖立马就成了下一波网暴的对象。
甚至还有一个全体网友起诉梁颖的热搜,还好微博官方最终没有显示。
▲表示对梁颖绝对不能放过
▲全体网友起诉梁颖的热搜
其实罗冠军和梁颖都不希望此事再发酵下去了,他们在声明中说得明明白白,呼吁删除罗冠军和梁颖的所有个人隐私信息。
罗冠军在微博声明中说:「因为我也是网络暴力的受害者,对此感同身受,希望大家不要网暴梁颖及其代理律师。」
我相信是真心的,因为折腾太久了。
此前就已经换了好几份工作,生活变得一塌糊涂,我想所有事件相关方都想生活回归正轨,毕竟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生活当猴子耍把戏一样呈现给大众看热闹。
对罗冠军事件仍不熟悉的人,我大致说一下,此事可以简述为以下几个过程:
首先是8月,事件中女方,也就是梁颖,在微博上发表了一篇文章,《爱你,才要强暴你》。
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,就是控诉罗冠军性侵她之后,再强行确定恋爱关系,此后也有多次侵犯和侮辱。
还有很多添油加醋的私货,比如说罗冠军此前在大学期间就强奸过女生,威胁恐吓她等等。罗冠军在这篇文章中,简直不算是渣男,是渣得掉渣并且已经涉嫌犯罪的人渣。
网暴罗冠军随即开始,具体内容截图我就不放了,你猜得到。
▲《爱你,才要强暴你》文章开头
整件事情的重点是,究竟是已经恋爱然后自愿发生关系?还是强奸之后,才发生的关系?
正常恋爱过程是,确定了在一起,然后发生关系,而这篇文章中,罗冠军是「性侵」女方之后,才确定关系,女方一开始并不同意。
罗冠军发微博澄清:第一是否认强奸,第二是并非梁颖所说的被银行开除,而是自己跳槽到北京,最重要的是,他们俩在确定关系之前就已经确认恋爱关系。
罗冠军的姐姐同时放出了当时两个人恩爱的照片,表示两个人的恋爱是认真的,而分手也是正常分手。
接下来的过程是双方交互上场。
最终结果,我们都看到了,梁颖委托律师发布声明,向罗冠军和家人道歉,罗冠军并没有强奸她。
罗冠军也发表声明,放弃刑事控告,诉讼只针对名誉侵权。
我不想用「反转」这个词,换个说法:「事实在已经最大程度地接近了真相,或者就是真相,并且,事件相关方对真相都满意。」
尘埃落定,但很多参与其中的的群众都不满,相当不满:
凭什么啊?造谣生事,滥用大众同情心,让大家都变成你的打手,现在事情「反转了」,凭什么就这么算了啊?
不满甚至迁移到了罗冠军身上,很多人骂他真的太怂了,为什么不硬刚?为什么不以牙还牙?为什么要放弃刑事控告?正义法则在哪里?社会公德在哪里?
所以你看有些人就是这样,自己天天在嘴里喊的正义法则和社会公德,永远需要别人以放弃自己正常生活轨道为代价去捍卫,而他们自己就只需要打打嘴炮,骂骂人,骂人的时候狠一点。
他们以为骂人就是正义,就是在捍卫社会公德。
而在很多情况下,骂人不是正义。骂人就是骂人,是戾气,是攻击,是暴力,是我把自己愤怒的情绪洒在另一个人身上。
对于这件事,我的担心在于两点,我想你们应该都会担心这两点:
第一,如果下次再遇到这种事儿,女生被性侵或者家暴,在网上发声,该不该声援?
第二,如果声援,万一反转了怎么办?同情心被利用也是一件很苦恼的事儿,更重要的是,骂了人,恐怕会对事件另外一方造成伤害;如果不声援,万一事情真实发生了呢?
诈捐门会让公益成本不断增加,众筹门会让穷人治病筹款的成本不断增加,像这种维权反转门也一定会让维权的成本不断增加。
比如现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众筹治病钱,我基本看都不看就滑过去了,女性维权文章,我也直接略过。原谅我的冷漠,但这种反面事情多了之后,人的阈值一定会提高。
在这类事情中,人朴素的同理心错了吗?肯定没有,人皆有同理之心,哪来的错?是人的善良感错了吗?当然也不是。
是正义感错了吗?我认为也不是,看到弱小被欺负,尤其是女生看到女生被性侵,正义感爆棚是必然。
这就是为什么再给贫困山区女童捐卫生巾的项目中,总有「姐姐来了」的口号,因为女生最能懂她们。
问题可能出现在:
极少有人考虑过,应该如何去表达善良。
有弱者,和他们站在一起,甚至站在他们前面,是善良,替他们发声,甚至质疑,也是善良,
社会规则会因此得到捍卫,利益终将落到自己头上,毕竟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会成为弱者呢?
但越过基本规则直接拿刀杀了另外一方,在现代社会下,就是犯罪,网暴不是犯罪,但大面积的网暴,等同于诛心。所以罗冠军被网暴之后说自己「社会性死亡」。
这种情况泛滥之后,也可能落在每个人头上,谁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会被某个「弱者」盯上呢?
罗冠军事件不应该让朴素的善意变得谨小慎微,让所有感同身受那种痛苦和绝望的人小心翼翼,但确实应该刺激到我们,要正确合理地表达善良。
支持一个人,可以是只保持关注,甚至转发,但不出声;
支持一个人也可以是表达追问,甚至质疑,表达希望,传递态度;
支持一个人也可以是讲述自己类似的故事,比如看到有人被家暴,于是把自己被家暴的痛苦经历表达出来,激发更多人的同情。
你看,除了直接对事件的另一方喊打喊杀,把人家祖宗十八代和各种性器官拎出来吊打之外,有一千种方法可以合理地表达善意。
而善意这种东西,转化为愤怒,就是攻击力非常强大的能量,所以你需要意识到,你的善良可能会伤人。
在生活沟通层面,这种方法称之为「非暴力沟通」。重点在于:
表达自我感受,而不对他人进行攻击。
具体来说,可以简化为「XYZ法则」——我在X的情况下,因为你的Y行为,感受为Z。
当你说你在很疲惫的情况下,听到我放很大声的音乐,所以不开心时,我会立马愉快地关掉音乐;但如果你直接来一句「他妈的傻逼吧,把声音关掉」。
此时,两个人的麻烦都来了。
无论是在网上,还是在生活里,都希望你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善意,表达方式本身是善意的内容部分。
最后,既然罗冠军应做出了选择,放弃全部刑事控告,希望那些逮住这件事不放的人可以松松口,归根结底,事件的真正利益方,只是他们俩以及他们的家人。
而生而为人,何必为难另外一个也「生而为人」的人。
希望罗冠军和家人可以早日过上正常的生活。END
*本文封面图来自电视剧《北平无战事》
*另外我们的微博:@爱新觉挪威 @许天TALK
*欢迎左侧一键转发至朋友圈,同时右侧在看与点赞
提醒一下:微信公众号改版了
如果你没有常点在看,或者没有星标我们公众号
则很可能再也收不到我们的推文了。
所以希望你可以星标一下我们。
防止失联,期待每天相遇。
网友热搜
罗冠军事件是什么
罗冠军事件新进展
网课翻车现场罗二娃
如何看待罗冠军事件
罗冠军图片
如何看待罗冠军
罗冠军的真实身份